為何我們家的電梯別的廠商說沒有辦法保養?

這是很多消費者經常遇到的問題,主要原因是原廠為了確保獲利來源,而在控制系統上加設「密碼控制」,目的用以綁架消費者,達到長期獲利的目標。近年來歐美等開發中國家陸續立法要求保障消費者擁有選擇維修的權力,除非將控制系統更新才能避免原廠予取予求持續發生,只能等

TIPS:什麼是維修權?由於維修產品可以對環境產生正面效應,且修理是循環經濟中重要的一環,維修權近年來歐盟被廣泛的討論。歐盟提出的維修權包含三項:「保固期內的維修」、「過保後的維修」、「消費者自行維修」的權利。

1.在歐洲保固期通常是消費者購買後兩年,在這段期間內,消費者可以免費維修有缺陷的產品,但是人為的損壞卻沒有被包含在廠商的維修義務中,即便是由使用者付費,也無法提供維修服務。
2.而過保後的維修時常因為無處可修、無零件可換、維修費用太貴或者產品被設計成難以維修等因素,導致消費者權益受損。
3.最後,由於產品販售時不會附上維修手冊或額外材料,因此消費者往往必須透過專業的維修單位才能修理產品,這也阻礙了消費者自行修理的權利。

 

.

 

資料來源:

轉載/賴彥銘(循環台灣基金會志工)彙整摘譯

相關文章
立即電話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