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梯養護怎麼做?社區電梯成本成隱藏關鍵!
詹師傅的電梯大揭密
各縣市政府陸續祭出新政策,檢查老舊大樓消防與電梯安全設備,並作出應對防護措施(內政部的資產耐用年數表電梯年限為15年,一般會建議住宅電梯15年左右更新,至少控制系統、鋼索要更新以確保安全),近日就有網友表示社區電梯每個月養護費用高達八千元,也是一筆不小的隱形花費。
然而電梯多久需要保養一次?是否有相關規定?一般電梯依據《建築物昇降設備設置及檢查辦法》相關規定,需每月固定實施保養,針對內部零件、設備、性能等做例行性的維修保養,才能有效降低故障頻率。
但也有許多網友指出,各大廠的保養維修總落於形式,實際保養內容究竟是更換了哪些內部零件或是電梯是否有做全面診斷也不甚透明,卻是每個月都需要負擔的成本,也有網友提出相關疑問,相較原廠貴鬆鬆,是否就非原廠保養不可呢?
隨著新興科技領域的擴張,智能與傳動系統的普及,電梯技術門檻已大幅降低,專門且專業的保修服務不再是商業機密,自然不再限於原廠。電梯界的特斯拉:永佳捷智能電梯專家表示,台灣電梯產業長期受大廠寡斷,人民不了解技術與科技其實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普及,卻仍然陷於大廠維修的固有思想,不僅價格相對高昂,其服務品質也常常為人詬病,電梯維修保養建議打破原廠迷思,選擇擁有相同的技術經驗,以及更高品質服務與更快速回應的保修廠商為主。